一、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
“五大行动”实施方案:以稻渔综合种养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为重点,建设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(如安徽众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),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,减少养殖尾水污染。
养殖密度控制:依据《安徽省实施〈渔业法〉办法》第七条,大中型水域人工养殖面积原则上不超过水域面积的15%,特殊情况下经市级渔业部门核实可放宽至30%。
二、养殖准入与规范管理
养殖证制度:严格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证核发,要求提交水域界至图、承包合同等材料,规范养殖活动范围和规模。
禁捕政策:对故黄河砀山段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捕,落实“六无四清”目标(无捕捞渔船、网具、生产活动等)。
三、财政支持与产业升级
补助资金支持:通过中央财政渔业补助资金,重点支持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、稻渔综合种养、养殖装备升级等项目,提升机械化率。
产业链延伸:鼓励发展水产品加工、冷链物流等二三产业,推动渔业与休闲旅游融合。
四、资源养护与质量安全
增殖放流与生态修复:定期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,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,严控涉渔工程生态影响。
质量监管:建立养殖档案,监督水产养殖用药及投入品使用,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。
五、水域规划与执法保障
分类管理:划分禁养区、限养区和可养区,禁止在生态敏感区(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)开展养殖活动。
联合执法:农业农村、公安、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非法捕捞专项整治,打击违法养殖及销售行为。
政策目标与成效
绿色发展:通过技术推广和财政支持,力争实现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率超90%,绿色健康养殖覆盖率达60%以上。
经济提升:依托示范基地带动,推动渔民人均收入增长,促进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百亿元。
(注:政策执行细则以宿州市农业农村局最新文件为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