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皖北及沿淮流域
宿州泗县
以“中国水产之乡”著称,养殖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,形成集养殖、加工、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化基地。
主要品种:泗县大头鱼、草鱼、鳜鱼、对虾等。
淮南市
重点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,2024年稻虾、稻蟹等综合种养面积达33.5万亩,居全省前列。
推广设施渔业,新增鱼菜共生、循环水养殖黄鳝等项目。
霍邱县
全国“中国生态稻虾第一县”,稻虾种养面积广,龙虾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。
二、皖东及江淮地区
滁州明光
依托淮河流域优质水源,养殖鲤鱼、鲢鱼、草鱼等,黄鳝养殖尤为突出。
五河县
五河交汇,水源优质,主推小龙虾养殖,形成特色“红火”产业链。
三、皖西及沿江区域
安庆岳西
水产养殖业以山区特色为主,结合生态资源发展多样化品种。
当涂县
入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,建立现代化养殖基地(如淼源水产),推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。
四、其他重点区域
凤台县:安徽花家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代表,规模化养殖基地覆盖鱼类及特种水产品。
发展模式与特色
稻渔综合种养:淮南、霍邱等地以稻虾为主导,结合稻蟹、稻鳅等多品种混养,提升土地利用率。
绿色健康养殖:全省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、尾水治理等“五大行动”,建设生态养殖示范基地。
总结
安徽省水产养殖核心区域集中于宿州泗县、淮南市、霍邱县、滁州明光及沿江当涂县等地。依托沿淮、沿江水系资源,形成稻渔综合种养、生态健康养殖等特色模式,并持续向规模化、绿色化方向升级。